操作规范

操作规范

消耗、能耗指标

消耗或能耗是指企业生产部门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及能源的数量,如原料、材料、燃料、电力等原燃材料。能源消耗是能源消费的别称,能耗是指企业生产和生活部门所消耗的能源量。
  企业产品的消耗或能耗包括单耗和总耗,产品物料消耗的核算按“先进先出”的原则计算,属于时期平均指标。
  消耗或能耗的具体计算方法和步骤要求按氯碱协会团标《T/CCASC 4002.1-2021 氯碱工业技术经济核算方法第1部分:烧碱、液氯、合成盐酸》、《T/CCASC 4002.2-2021 氯碱工业技术经济核算方法第2部分:聚氯乙烯树脂》和国标《GB 21257—2024 烧碱、聚氯乙烯树脂和甲烷氯化物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规定的核算办法执行。
一、电解单元消耗指标(折百)
  电解单元消耗指标是指生产烧碱产品时电解单元在生产及修理、开停车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水、汽等生产资料及能源的数量,以及与生产过程相对应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如:折百原盐、交流电耗、直流电耗、电流密度、阴极电流效率、质量合格率等。
  电解单元的核算以电解单元为主线,采用烧碱和氯气并列核算的原则,氢气只计算产量,不做技术经济核算要求。烧碱产量应折100%计算。
  1.原盐折百消耗
  原盐折百消耗是指生产烧碱产品时电解单元部分耗用的原料折百原盐数量,核算原盐消耗时,要求先计算折百原盐消耗,然后再根据当期原盐平均含量折算出相应的实物原盐消耗。
  原盐折百消耗的计算公式为:
  原盐折百消耗(kg/t)=报告期电解单元原盐消耗总量(折百)÷报告期电解单元电解碱产量
  报告期电解单元电解碱产量等于电解单元分离前电解碱生产量。
 2.电流密度
  阳极电流密度简称电流密度,是指电解槽单位阳极有效面积上通过的平均电流强度(平均电流)。
  电流密度计算公式为:
  电流密度(A/m2)=平均电流强度(A)÷电解槽阳极有效面积(m2)
  在电解槽开动各项参数一定的情况下,电流密度越高,说明电解槽开动电流越高,烧碱产品的直流电耗将随之升高。
  3.直流电耗
  直流电耗是指生产烧碱产品时电解单元部分耗用的交流电(也叫工艺电)折直流电的数量,因为烧碱生产时工艺上直接耗用的是直流电,所以在核算电解单元电耗时首先核算直流电消耗,然后再根据直流电所耗用的交流电计算出交流电耗。直流电必须采用高精度、大功率、低能耗的直流电度表进行计量,并以此数据进行计算。
  直流电耗的计算公式为:
  直流电耗(kW·h/t)=报告期电解单元直流电消耗总量÷报告期电解单元电解碱产量
  报告期电解单元电解碱产量等于电解单元分离前电解碱生产量。
  4.交流电耗
  交流电耗是指生产烧碱产品时电解单元部分耗用的交流电(也叫工艺电)的数量。
  交流电耗的计算公式为:
  交流电耗(kW·h/t)=报告期电解单元交流电消耗总量÷报告期电解单元电解碱产量
  报告期电解单元电解碱产量等于电解单元分离前电解碱生产量。
  交流电量以电业部门安装的直流电量耗交流电量计量表为准。
  以上数据来源:企业统计报表中工业产品质量、物耗、能耗及其他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相关统计表中的数据。
二、100%烧碱综合能耗
  烧碱产品综合能耗是由电解单元电解碱能源消耗和碱加工单元成品碱能源消耗两部分组成,计算烧碱产品综合能耗时,按不同规格烧碱折100%进行核算。
  综合能耗的表现形式有:综合能源消耗总量(简称总耗)和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量(简称单耗)两种形式。
  综合能源消耗总量(总耗)是指企业耗能产品在统计报告期内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并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为一次能源后的总和。标准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单耗)是指企业统计报告期内产品综合能耗与合格产品产量的比值。产品是指合格的最终产品或中间产品。标准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吨(kgce/t)。
  1.电解单元综合能耗
  电解单元综合能耗是指生产烧碱产品时电解单元部分实际耗用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为一次能源后的总和。
  电解单元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计算公式为:单位千克标准煤每吨(kgce/t)
  电解单元单位产品综合能耗(kgce/t)=报告期电解单元产品能源消耗折标总量÷报告期电解单元电解碱产量
报告期电解单元电解碱产量等于电解单元分离前电解碱生产量。
 2.(质量分数)≥30%液碱
  (质量分数)≥30%液碱综合能耗是指生产(质量分数)≥30%液碱产品时实际耗用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为一次能源后的总和。
  (质量分数)≥30%液碱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计算公式为:单位千克标准煤每吨(kgce/t)
  (质量分数)≥30%液碱单位产品综合能耗(kgce/t)=报告期≥30%液碱产品能源消耗折标总量÷报告期≥30%液碱产品入库产量
  3.(质量分数)≥45%液碱
  (质量分数)≥45%液碱综合能耗是指生产(质量分数)≥45%液碱产品时实际耗用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为一次能源后的总和。
  (质量分数)≥45%液碱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计算公式为:单位千克标准煤每吨(kgce/t)
  (质量分数)≥45%液碱单位产品综合能耗(kgce/t)=报告期≥45%液碱产品能源消耗折标总量÷报告期≥45%液碱产品入库产量
  4.(质量分数)≥98%固碱
  (质量分数)≥98%固碱综合能耗是指生产(质量分数)≥98%固碱产品时实际耗用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为一次能源后的总和。
  (质量分数)≥98%固碱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计算公式为:单位千克标准煤每吨(kgce/t)
  (质量分数)≥98%固碱单位产品综合能耗(kgce/t)=报告期≥98%固碱产品能源消耗折标总量÷报告期≥98%固碱产品入库产量
  以上数据来源:企业统计报表中工业产品质量、物耗、能耗及其他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相关统计表中的数据。
三、聚氯乙烯树脂消耗指标
  聚氯乙烯树脂消耗指标是指生产聚氯乙烯树脂产品在生产及修理、开停车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水、汽、包装材料等生产资料的数量,以及与生产过程相对应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如:电石消耗、乙烯消耗、电力电耗、聚合收率、质量合格率等。
聚氯乙烯树脂消耗指标的核算可分为一步法和二步法核算。建议采用两步法核算,即合成单元和聚合单元。为使核算方便、清晰、科学,根据聚氯乙烯树脂生产原料路线、工艺流程、生产方法及树脂后加工需要和用途,在核算时要求按不同原料、不同工艺、不同生产方法及树脂后加工时不同需要和用途分别核算各项消耗。
  1.通用型树脂耗电石
  通用型树脂耗电石是指采用悬浮法聚合工艺生产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产品在生产及修理、开停车过程中所消耗的原料电石数量。
  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耗原料电石的计算公式为:
  通用型树脂耗电石(kg/t)=报告期电石耗用量÷报告期通用型树脂入库产量
  2.通用型树脂耗单体
  通用型树脂耗单体是指采用悬浮法聚合工艺生产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产品在生产及修理、开停车过程中所消耗的原料氯乙烯单体数量。
  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耗原料氯乙烯单体的计算公式为:
  通用型树脂耗氯乙烯单体(kg/t)=报告期氯乙烯单体耗用量÷报告期通用型树脂入库产量
  3.糊用型树脂耗电石
  糊用型树脂耗电石是指采用乳液法和微悬浮法以及其他聚合工艺生产糊用型聚氯乙烯树脂产品在生产及修理、开停车过程中所消耗的原料电石数量。
  糊用型聚氯乙烯树脂耗原料电石的计算公式为:
  糊用型树脂耗电石(kg/t)=报告期电石耗用量÷报告期糊用型树脂入库产量
  4.糊用型树脂耗单体
  糊用型树脂耗单体是指采用乳液法和微悬浮法以及其他聚合工艺生产糊用型聚氯乙烯树脂产品在生产及修理、开停车过程中所消耗的原料氯乙烯单体数量。
  糊用型聚氯乙烯树脂耗原料氯乙烯单体的计算公式为:
  糊用型树脂耗氯乙烯单体(kg/t)=报告期氯乙烯单体耗用量÷报告期糊用型树脂入库产量
  以上数据来源:企业统计报表中工业产品质量、物耗、能耗及其他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相关统计表中的数据。
四、聚氯乙烯树脂综合能耗
  聚氯乙烯树脂产品综合能耗由氯乙烯生产单元能源消耗和氯乙烯聚合单元能源消耗两部分组成。计算产品综合能耗时,虽然生产工艺(电石法、乙烯法、联合法、姜钟法和单体法)和原料消耗不同,但是计算公式是一致的。
综合能耗的表现形式有:综合能源消耗总量(简称总耗)和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量(简称单耗)两种形式。
  综合能源消耗总量(总耗)标准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单耗)标准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吨(kgce/t)。
  1.电石法聚氯乙烯树脂综合能耗
  电石法聚氯乙烯树脂综合能耗是指以电石为原料生产聚氯乙烯树脂产品过程中实际耗用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为一次能源后的总和。
 a.通用型树脂综合能耗
通用型树脂综合能耗是指以电石为原料采用悬浮法聚合工艺生产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产品过程实际耗用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为一次能源后的总和。
通用型树脂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计算公式为:单位千克标准煤每吨(kgce/t)
通用型树脂单位产品综合能耗(kgce/t)=报告期通用型树脂产品能源消耗折标总量÷报告期通用型树脂产品入库产量
  b.糊用型树脂综合能耗
  糊用型树脂综合能耗是指以电石为原料采用乳液法和微悬浮法以及其他聚合工艺生产糊用型聚氯乙烯树脂产品过程实际耗用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为一次能源后的总和。
  糊用型树脂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计算公式为:单位千克标准煤每吨(kgce/t)
  糊用型树脂单位产品综合能耗(kgce/t)=报告期糊用型树脂产品能源消耗折标总量÷报告期糊用型树脂产品入库产量
 2.乙烯法聚氯乙烯树脂综合能耗
  乙烯法聚氯乙烯树脂综合能耗是指以乙烯为原料生产聚氯乙烯树脂产品过程中实际耗用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为一次能源后的总和。
  a.通用型树脂综合能耗
  通用型树脂综合能耗是指以乙烯为原料采用悬浮法聚合工艺生产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产品过程实际耗用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为一次能源后的总和。
  通用型树脂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计算公式为:单位千克标准煤每吨(kgce/t)
  通用型树脂单位产品综合能耗(kgce/t)=报告期通用型树脂产品能源消耗折标总量÷报告期通用型树脂产品入库产量
  b.糊用型树脂综合能耗
  糊用型树脂综合能耗是指以乙烯为原料采用乳液法和微悬浮法以及其他聚合工艺生产糊用型聚氯乙烯树脂产品过程实际耗用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为一次能源后的总和。
  糊用型树脂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计算公式为:单位千克标准煤每吨(kgce/t)
  糊用型树脂单位产品综合能耗(kgce/t)=报告期糊用型树脂产品能源消耗折标总量÷报告期糊用型树脂产品入库产量
 以上数据来源:企业统计报表中工业产品质量、物耗、能耗及其他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相关统计表中的数据。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白堤路186号天津电子科技中心1105室    邮编:300192

津ICP备15001151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9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