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规范

操作规范

产品价格、成本指标
  出厂价:是指一种产品或商品在企业完成全部生产过程之后,根据企业制造成本加上企业合理利润、税金后形成的价格。该价格只含产品的制造成本再加上合理的应得的利润及税金,不含到市场的任何运费及费用,不存在中间流通环节的相关费用,所以此价格相对市场售价较低。
  出厂价是产品生产出来后生产厂家卖的价格,是产品转变为商品的后的第一次价格,通常也是该商品最低的价格。
一、100%烧碱价格
  100%烧碱是由不同含量及规格的液碱及固碱组成的折百烧碱的总称,规格及品种有:≥30%液碱、≥45%液碱、≥50%液碱、≥70%固体碱、≥98%固体碱等。按包装形式有桶装、袋装和灌装以及管道直送;固体碱包括:片状、粒状、块状等。
  这里的100%烧碱价格没有代表性和可比性,因此计算烧碱价格需按不同含量及规格的产品品种分别核算各自的报告期的平均销售价格,属于时期平均指标。
 1.≥30%液碱售价(折百含税)
指报告期内企业外售符合≥30%液碱产品质量标准的含税平均售价,是报告期内≥30%液碱销售收入与销售量的比值。
  计算公式为(元/t):
  ≥30%液碱的含税平均售价=30%液碱销售收入÷30%液碱销售量×(1+增值税税率)
  数据来源:统计报表中工业企业产品生产、销售与库存完成情况相关月报表里的数据。
  2.≥45%液碱售价(折百含税)
  指报告期内企业外售符合≥45%液碱产品质量标准的含税平均售价,是报告期内≥45%液碱销售收入与销售量的比值。
  计算公式为(元/t):
  ≥45%液碱的含税平均售价=45%液碱销售收入÷45%液碱销售量×(1+增值税税率)
  数据来源:统计报表中工业企业产品生产、销售与库存完成情况相关月报表里的数据。
  3.≥50%液碱售价(折百含税)
  指报告期内企业外售符合≥50%液碱产品质量标准的含税平均售价,是报告期内≥50%液碱销售收入与销售量的比值。
  计算公式为(元/t):
  ≥50%液碱的含税平均售价=50%液碱销售收入÷50%液碱销售量×(1+增值税税率)
  数据来源:统计报表中工业企业产品生产、销售与库存完成情况相关月报表里的数据。
  4.≥98%固碱售价(实物含税)
  指报告期内企业外售符合≥98%固碱产品质量标准的含税平均售价,是报告期内≥98%固碱销售收入与销售量的比值。
  计算公式为(元/t):
  ≥98%固碱的含税平均售价=98%固碱销售收入÷98%固碱销售量×(1+增值税税率)
  企业生产或销售其它含量及规格的液碱及固碱可参照以上要求计算。
  数据来源:企业统计报表中工业企业产品生产、销售与库存完成情况相关月报表里的数据。
二、电解单元单位成本(不含税)
  1.烧碱成本(不含税)是指本企业为生产烧碱而发生的成本费用,成本项目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薪酬、其他直接支出、制造费用和副产品、废次品的扣除等项目,属于时期平均指标。
  烧碱成本分含税和不含税两种,要求报不含税成本。
  2.电解单元成本是电解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电解碱、氯气和氢气的综合成本,是分别核算烧碱、氯气和氢气成本的基础。
  烧碱、氯气和氢气产成品的成本计算是在电解单元成本分离后的基础上加上各自后续加工工序的成本费用之和。
  3.烧碱产成品成本的具体计算方法和步骤要求按氯碱协会团标《T/CCASC 4003.2-2022 氯碱工业成本核算方法第2部分:烧碱、液氯、合成盐酸》规定的核算办法执行。
  a.产品产量:结算期最后一天止,经检验符合质量标准,并已办理入库手续的产品数量;
  b.计算产品成本的烧碱产量:应以国家标准规格或与用户商定的销售协议规格计算的折百(或实物)产量为主,其含量高于标准规格(或协议规格)部分不计产量,作碱损失处理;
  c.产品规格:产品标准规格执行GB/T 209中,固体烧碱(70%、98%);液体烧碱(30%、45%、50%)以及符合用户协议标准的产品规格;
  d.成本计算:不同规格品种的烧碱,应分别计算单耗和成本。固体烧碱按实物量计算成本,液体烧碱按折100%产量计算成本;
  e.产成品成本计算可采用先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
  4.电解单元单位成本(不含税)的计算公式
  电解单元单位成本(元/t)=电解单元总成本÷电解单元产品产量
  5.≥30%液碱产品单位成本(折百不含税)的计算公式
≥30%液碱产品单位成本(元/t)=30%液碱产品总成本÷30%液碱产品入库产量
  6.≥45%液碱产品单位成本(折百不含税)的计算公式
≥45%液碱产品单位成本(元/t)=45%液碱产品总成本÷45%液碱产品入库产量
  7.≥50%液碱产品单位成本(折百不含税)的计算公式
≥50%液碱产品单位成本(元/t)=50%液碱产品总成本÷50%液碱产品入库产量
  8.≥98%固碱产品单位成本(实物不含税)的计算公式
≥98%固碱产品单位成本(元/t)=98%固碱产品总成本÷98%固碱产品实物入库产量
  其它不同规格品种的烧碱成本计算可参照执行。
  数据来源:企业财务决算报告中商品产品明细表及相关成本表中的数据。
三、聚氯乙烯树脂售价
  聚氯乙烯树脂根据产品用途有通用型、糊用型和特种树脂等品种,因此计算计算聚氯乙烯树脂价格时需按品种分别核算各自的报告期的平均销售价格,属于时期平均指标。
 1.通用型树脂售价(含税)
  通用型树脂售价(含税)是指报告期内企业外售符合通用型树脂产品质量标准的含税平均售价,是报告期内通用型树脂产品销售收入与销售量的比值。
  计算公式为(元/t):
  通用型树脂含税平均售价=通用型树脂产品销售收入÷通用型树脂产品销售量×(1+增值税税率)
  数据来源:统计报表中工业企业产品生产、销售与库存完成情况相关月报表里的数据。
  2.糊用型树脂售价(含税)
  糊用型树脂售价(含税)是指报告期内企业外售符合糊用型树脂产品质量标准的含税平均售价,是报告期内糊用型树脂产品销售收入与销售量的比值。
  计算公式为(元/t):
  糊用型树脂含税平均售价=糊用型树脂产品销售收入÷糊用型树脂产品销售量×(1+增值税税率)
数据来源:企业统计报表中工业企业产品生产、销售与库存完成情况相关月报表里的数据。
  3.特种树脂售价(含税)可参照上述方法计算。
四、聚氯乙烯树脂单位成本
  1.聚氯乙烯树脂成本(不含税)
聚氯乙烯树脂成本(不含税)是指本企业为生产聚氯乙烯树脂而发生的成本费用,成本项目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薪酬、其他直接支出、制造费用和副产品、废次品的扣除等项目,属于时期平均指标。
  2、聚氯乙烯树脂产成品成本的具体计算方法和步骤要求按氯碱团标《T/CCASC 4003.3-2022 氯碱工业成本核算方法第3部分:聚氯乙烯树脂》规定的核算办法执行。
  a.计算产品成本的聚氯乙烯树脂产量:应以国家标准规格或与用户商定的销售协议规格计算的实物产量为主,对于其废次品和不合格品部分不计算产量,按不合格品产量处理。产品标准规格执行GB/T 5761和GB/T 15592规定的型号和品种及符合用户协议标准的产品规格。
  b.不同工艺路线和原料生产的聚氯乙烯树脂:应分别计算单耗和成本。同时要求通用型、糊用型聚氯乙烯树脂和特种树脂也应分别计算单耗和成本。
  3.通用型树脂单位成本(不含税)
  通用型树脂单位成本(不含税)的计算公式:
  通用型树脂单位成本(元/t)=通用型树脂产品总成本÷通用型树脂产品入库产量
数据来源:企业财务决算报告中商品产品明细表及相关成本表中的数据。
  4.糊用型树脂单位成本(不含税)
  糊用型树脂单位成本(不含税)的计算公式:
  糊用型树脂单位成本(元/t)=糊用型树脂产品总成本÷糊用型树脂产品入库产量
  特种树脂及其它不同规格品种的聚氯乙烯树脂单位成本计算可参照执行。
  数据来源:企业财务决算报告中商品产品明细表及相关成本表中的数据。
五、液氯
  1.液氯售价(含税)
  液氯售价(含税)是指报告期内企业外售符合液氯产品质量标准的含税平均售价,是报告期内液氯产品销售收入与销售量的比值,属于时期平均指标。计算公式为(元/t):
  液碱含税平均售价=液碱产品销售收入÷液碱产品销售量×(1+增值税税率)
  数据来源:企业统计报表中工业企业产品生产、销售与库存完成情况相关月报表里的数据。
  2.液氯成本(不含税)
  a.液氯成本(不含税)是指本企业为生产液氯而发生的成本费用,成本项目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薪酬、其他直接支出、制造费用和副产品、废次品的扣除等项目,属于时期平均指标。
  b.液氯产成品成本的具体计算方法和步骤要求按氯碱协会团标《T/CCASC 4003.2-2022 氯碱工业成本核算方法
第2部分:烧碱、液氯、合成盐酸》规定的核算办法执行。
  c.液氯单位成本(不含税)的计算公式:
液氯单位成本(元/t)=液氯产品总成本÷液氯产品入库产量
数据来源:企业财务决算报告中商品产品明细表及相关成本表中的数据。
六、合成盐酸
  1.合成盐酸售价(含税)
  合成盐酸售价(含税)指报告期内企业外售符合合成盐酸产品质量标准的含税平均售价,是报告期内合成盐酸产品销售收入与销售量的比值,属于时期平均指标。
  计算公式为(元/t):
  合成盐酸含税平均售价=合成盐酸产品销售收入÷合成盐酸产品销售量×(1+增值税税率)
  数据来源:企业统计报表中工业企业产品生产、销售与库存完成情况相关统计月报表里的数据。
 2.合成盐酸成本(不含税)
  a.合成盐酸成本(不含税)是指本企业为生产合成盐酸而发生的成本费用,成本项目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薪酬、其他直接支出、制造费用和副产品、废次品的扣除等项目,属于时期平均指标。
  b.合成盐酸产成品成本的具体计算方法和步骤要求按氯碱协会团标《T/CCASC 4003.2-2022 氯碱工业成本核算方法第2部分:烧碱、液氯、合成盐酸》规定的核算办法执行。
  c.合成盐酸单位成本(不含税)的计算公式:
合成盐酸单位成本(元/t)=合成盐酸产品总成本÷合成盐酸产品入库产量
  数据来源:企业财务决算报告中商品产品明细表及相关成本表中的数据。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白堤路186号天津电子科技中心1105室    邮编:300192

津ICP备15001151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993号